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一期)项目--第一阶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公示卡
发布时间: 2024-12-31 17:09:50 点击次数: 379 来源: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 | 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 (一期)项目--第一阶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建设单位 | 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简州新城(东临碧山大道,西临方家林大道,南临成龙简快速路,北临赤水河大道) | ||||
项目简介 | 2022年6月20日,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对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一期)项目进行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206-510186-04-01-143864】FGQB-0101号),2022年10月20日以及2022年12月8日进行备案变更,最终确定:总投资额11579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767亩,总建筑面积约50.89万平米,建设电芯生产线、柔性线、模组PACK生产线,配置投料、匀浆、涂布、辊压、模切、预充、化成等系统,以及空调、通风、空压机、锅炉等设备,建成后年产31.5GWh动力电池(目前产能为16GWh)。2024年9月,1#电极及装配车间(4条生产线)、化成车间(4条生产线)、模组PACK车间(1楼2条生产线)、电解液仓库、危废库、循环包装库、1#综合站房、2#综合站房、1#仓库、2#仓库、3#仓库、NMP泵房及罐区、主门卫室、倒班宿舍、食堂、消防泵房等开始进行试生产,2024年10月,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长城安全事务有限公司对其“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一期)项目--第一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项目组人员 | |||||
项目负责人 | 陈昌龙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职(评)20210131号 | ||
报告编制人 | 马欢欢 | 个人资质编号 | 川安卫乙构培字第1571号 | ||
现场调查人员 | 马欢欢、陈昌龙 | 现场调查时间 | 2024.10.11 | 企业陪同人 | 刘丹 |
采样、检测人员 | 孙鑫、龙波、曾志强、龙波 | 采样、检测时间 | 2024.10.23-2024.11.5 | 企业陪同人 | 蒋维嘉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激光辐射、工频电磁场 | |||||
化学因素: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炭黑粉尘、石墨粉尘、铝金属粉尘、铜尘、滑石粉尘、N-甲基吡咯烷酮、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六氟磷酸锂、氟及其化合物、乙醇、甲烷、一氧化碳、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等 | |||||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炭黑粉尘、石墨粉尘、其他粉尘、铝金属粉尘、铜尘、滑石粉尘、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六氟磷酸锂、氟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 | |||||
噪声检测结果:LEX,W dB(A)范围:59.1-82.3;工频电场:8h时间加权 平均值范围30-33V/m;高温:WBGT范围28.5-31.7℃;总粉尘(其他粉尘TWA范围:0.33-0.50 mg/m3;铝金属粉尘TWA范围:0.35-0.41mg/m3;石墨粉尘TWA范围:0.44-0.62 mg/m3;电焊烟尘TWA范围:0.38-0.52 mg/m3;滑石粉尘TWA范围:0.08-0.09 mg/m3);呼吸性粉尘(石墨粉尘TWA范围:0.24-0.34mg/m3;滑石粉尘TWA范围:0.06mg/m3);一氧化碳CTWA:0.1mg/m3;氟及其化合物TWA范围:<0.014-0.039mg/m3;铜尘TWA:<0.001mg/m3;氢氧化钠MAC范围:0.03-0.5mg/m3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
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项目。根据对建设项目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项目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是可行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该建设项目能满足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要求。该建设单位根据本报告书提出的职业病防治补充措施的要求及建议严格落实到位,并在项目运行时认真实施,日常加强监管,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1.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1)建设单位应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各工作场所设置的除尘设备、机械通风设施,必须先于该区域生产装置或生产活动启动,晚于生产装置或生产活动停运。加强收尘设施及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各设备及防护设施均能正常运行,防止设备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经现场调查及与建设单位沟通得知:目前1#车间所使用拆解房为临时用房,未设置作业位通风设施,主要通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来降低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存在较大急性中毒风险。目前建设单位在拆解房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作业时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在理化实验室的拆解室建成后及时撤除目前的临时用室。新投入使用的理化实验室的拆解房应按要求设置抽风装置及有毒气体报警装置。(3)及时完善及更新职业卫生公告栏中检测数据内容。(4)建设单位应逐步配备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设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检测、管控,发现超标岗位及时处理。2.职业卫生管理建议:(1)加强职工对岗前及定期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2)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和实施。(3)应确保每年有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投入,并定期对各类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及保养。(4)应不断完善与更新职业卫生管理档案。3.应急救援建议(1)建议在1#站房制氮设备区加装氧含量检测报警装置。(2)应不断加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行应急救援演练。(3)应急救援物资应做好清点,每月定时派人进行点检,做好记录,确保所有应急物资处于应急状态。4.职业健康监护建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各岗位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体检计划。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5.个人防护用品建议: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上岗。6.外包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建设项目的1#站房、2#站房由四川能投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全权外包负责。建设单位将上述作业外包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好资质审核及监督管理工作。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
(一) 报告书专家组意见 | |||||
1、完善本项目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分析及物料添加使用工序防护 设施调查、分析; 2、细化制氮机房、锅炉房通风及电池拆解防护设施分析。 | |||||
(二)建设单位现场专家组意见 | |||||
1、电池拆解位设置抽风净化设施、擦拭作业点采取措施减少擦拭液挥发; 2、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3、加强外委作业职业卫生监管; 4、规范设置告知卡、完善职业卫生档案。 | |||||
附:现场勘查照片、现场采样照片 |